中国·中华慈善公益网
当前位置:中华慈善公益网 > 向阳而生:一名农大学子的青春答卷

向阳而生:一名农大学子的青春答卷

来源:本站 热度:55 时间:2025/4/22
导读:在中原沃土的滋养下,在农大"明德自强、求是力行"的校训浸润中,我如同一株拔节的麦穗

在中原沃土的滋养下,在农大"明德自强、求是力行"的校训浸润中,我如同一株拔节的麦穗,将根系深深扎进知识的土壤,用枝叶触摸时代的阳光,在成长的道路上努力书写着属于新时代青年的答卷。

深耕学业:以勤为犁,耕耘思想的田野

在学习上,我始终坚信“非学无以广才”,将学习视为成长的第一驱动力。课堂上,我认真汲取专业知识,主动拓展多等领域的技能,以优异的成绩,连续两年获评“院三好学生”“院优秀团员”,并于2024年荣获“校优秀团员”称号。

为突破专业边界,我积极备考职业资格证书,一次性通过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为职业发展筑牢基石。在英语学习中,我坚持每日晨读与真题精刷,一次性通过四六级考试,并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斩获河南赛区优秀奖。

在专业学习之外,我积极探索多维成长。在院简历设计大赛中,我用逻辑之美勾勒职业蓝图并荣获一等奖;在院摄影比赛里,用镜头定格下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并荣获三等奖;在校漫画比赛,笔尖流淌出对大学生厉奋发、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的描绘最终荣获三等奖。这些跨界尝试塑造了我多元的兴趣维度,更让我懂得:青年的成长,需要在不同的土壤里汲取养分。

以下是一些荣誉证书的图片:







躬身实践:以爱为种,播撒温暖的光芒

从共青团员到预备党员的身份转变,是信仰的升华,更是责任的觉醒。我始终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化作具体行动。三年来,我参加过多种类型的志愿服务,足迹遍布田野乡间、社区街道、特殊教育学校。在河南农业大学 "弘扬雷锋精神 共建美好家乡"乡村振兴公益主题活动中,我积极组织活动,推动乡村振兴事业发展,贡献突出,荣获特等奖;在爱心驿站粥屋早上五点半到七点为环卫工人制作提供早餐,累计志愿时长超100小时;





在助老公益活动中,我多次跟随志愿服务队前往社区养老院,为老人们理发、陪他们唠家常,用手机为他们拍摄“夕阳红”生活照,为空巢老人建立"记忆档案",记录他们的故事;





在困境儿童帮扶项目中,我在其他有经验的志愿者的带领下陪同他们参加各种活动例如陪他们一起过生日,做手工、野炊烧烤…让孩子感受到有人真心关爱他,通过扶心、扶志、扶技、扶困,真正树立困境儿童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和信心,为社会做出实质性贡献。

这些经历被凝练成社会实践报告,多次荣获校"优秀团队""优秀个人"表彰。这些瞬间让我明白:温暖没有界限,当我们主动靠近那些需要关怀的人群,收获的不仅是他们的笑容,更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双向治愈。

麦穗初成:以梦为马,奔赴时代的召唤

站在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的交汇点上,我愈发清晰自己的使命。无论是在学业上追求卓越,还是在志愿活动中传递温暖,我始终相信:青年的价值,在于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紧密相连。未来,我将继续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深耕,用所学知识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同时,我会把志愿服务作为终身的“事业”,让青春在服务社会中绽放更耀眼的光芒。在”乡益乡行·青春助农——我和我的家乡”活动评选中,我荣获了特等奖。这个奖项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它激励着我在传播爱与善意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回顾过往,从一个为梦想努力拼搏的学生,到如今能够为社会贡献力量的助农志愿者,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荣誉,更是成长与蜕变。


在河南农业大学的这三年时光,是扎根的三年,是拔节的三年。我知道,自己仍是株需要不断汲取养分的麦苗,但胸前的党徽指引着我,师长的教诲激励着我,服务他人的幸福滋养着我。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以强国兴国为己任,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闪耀智慧光芒,在志愿服务中传递人性温度,在乡村振兴中书写人生华章——因为,这既是农大学子的担当,更是新时代青年党员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站在新的起点,我将以更坚定的步伐,在成长的道路上勇毅前行,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声明:中华慈善公益网内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中华慈善公益网之意见及观点,任何透过中华慈善公益网网页链接及得到之资讯、产品及服务,中华慈善公益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传递公益活动 为爱暖人间
CopyRight © 2022 中国·中华慈善公益网 版权所有
商务合作:商务合作276774081
皖ICP备202201396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