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华慈善公益网
当前位置:中华慈善公益网 > 青春之光助力乡村振兴: 记湖南学子夏雪的实践足迹

青春之光助力乡村振兴: 记湖南学子夏雪的实践足迹

来源:本站 热度:56 时间:2025/11/3
导读:我来自湖南省石门县东山峰一个小乡村,后随着母亲至大城市求学

我来自湖南省石门县东山峰一个小乡村,后随着母亲至大城市求学,这份成长历程,让我既深知生活的艰辛,更懂得唯有上进才能改变境遇,唯有善意才能温暖人心。我一直坚信,一个人的价值体现在他对家人、对社会的爱与责任中。在家中,我始终将体谅与感恩化为实际行动,主动分担家务劳动,用心陪伴家中长辈,在平凡生活中践行孝道亲情。走出家门,这份责任感自然延伸至社会服务之中—成长期间,我始终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社会实践小分子”。从清扫楼道、帮助社区清除积雪,到周末定期前往敬老院陪伴老人、参与文艺演出,再到回乡时主动辅导留守儿童的功课——这些看似平凡的志愿服务,却成为我大学生活中格外珍贵的经历。在冬日的清晨,我和同学们一起拿着扫帚和铁锹,为社区居民清扫积雪。虽然手指冻得发红,但看到居民们安全出行时的笑容,

心里却格外温暖。在敬老院,我们陪老人聊天、为他们表演节目,有位奶奶总是拉着我的手说:“你们来了,这儿就热闹了。”这些瞬间让我明白,陪伴本身就是一种温暖的力量。

回乡时,我主动为村里的留守儿童辅导作业。这些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们握着铅笔的小手、专注解题的眼神,都让我深深触动。我尽力帮助他们理解难题,更希望能通过这份陪伴,让他们感受到被关心的温暖。这些持续性的志愿服务虽然看似微小,却让我真切体会到——真正的成长,源于对他人需求的关注与回应。每一次弯腰清扫、每一次耐心讲解、每一次倾听陪伴,都是在用最朴实的方式为社区带来积极的改变。这些经历教会我,善良不在于宏大的叙事,而在于日常生活中的践行与坚守。

如今,这份在服务中获得的感悟已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指引。它让我坚信,未来无论走到哪里,都要保持这份对世界的关怀,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去温暖更多的人,做一个脚踏实地、内心丰盈的践行者。这份对世界的善意,始终是我内心深处最温暖而持久的动力源泉。它推动我在学业上不断精进,在校期间,我不仅多次获得“校三好学生”“优秀学习之星”等荣誉,更有幸获评“湖南省优秀干部”称号。这些荣誉对我而言,既是肯定,更是鞭策。在学业方面,我始终保持踏实认真的态度,顺利通过了部分大学阶段基础证书考核,并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在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短视频大赛、“用英语讲好湖南故事”短视频大赛等活动中,我收获了不少校级、院级奖项,这些经历不仅锻炼了我的专业能力,更让我学会了如何将知识转化为有温度的表达。更让我珍视的是,在大学期间我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相关的短视频创作。和团队成员一起走进乡村实地走访,用镜头记录下乡亲们最真实的生活。在助学助农活动中,我深切感受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也看到了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他们对子女教育的那份执着。这些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不仅需要物质支持,更需要情感的理解与文化的关注。此次助农助学宣传活动中 也离不开家乡父老乡亲的支持 因为他们更加理解留守孩童的不易 以及农民的艰辛 。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实践,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无论未来走向何方,我都会怀着感恩之心,脚踏实地,用自己所学所能去温暖他人、回馈社会,努力做一个有担当、有温度的新时代青年。

个人奖状:中学多次获得三好学生 优秀干部 学习之星 优秀实践者等

高中获得湖南省级优秀干部奖状

大学:拿到了英语四级证书 计算机二级 并且在外研社·理解当代中国短视频大赛获得校级二等奖和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中心获得院级“优秀工作者”和“我要上典礼”大赛中获得院级二等奖和国大学生创新发明大赛互联网英语听说读写挑战获得校级三等奖和第三届湖南省大学生用英语讲好湖南故事短视频大赛获得校级二等奖


    声明:中华慈善公益网内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中华慈善公益网之意见及观点,任何透过中华慈善公益网网页链接及得到之资讯、产品及服务,中华慈善公益网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传递公益活动 为爱暖人间
CopyRight © 2022 中国·中华慈善公益网 版权所有
商务合作:商务合作276774081
皖ICP备2022013964号
Top